热搜: 注册彩票app下载教程邀请码
中新网长沙12月10日电 (记者 唐小晴)近日,湖南省政协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湘港澳交流合作助推“三个高地”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广泛动员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聚焦深化湘港澳交流合作、助推“三个高地”建设,积极履职、主动作为,在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中贡献政协力量。
港澳是湖南重要的贸易伙伴,香港是湖南外资最大来源地。湖南与港澳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商缘相连,合作基础扎实、发展前景广阔。将港澳在金融科技、国际贸易、现代服务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引入湖南,对于助推“三个高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若干措施》提出,湖南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开展民主监督、主动争取支持等方面进一步发力,汇聚助推“三个高地”建设的政协智慧和力量。
比如,组织港澳委员、海外顾问围绕“三个高地”建设中现代产业、科技创新、改革开放协同驱动等重点开展调查研究,在规划体系、政策创新、资源整合、服务配套等方面建言献策;邀请港澳委员、海外顾问、香港特区政府驻湖南联络处等港澳和海外人士参加或列席省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会等;积极推动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等决策咨询机构对接交流,围绕“三个高地”建设联合开展调研,形成一批高质量成果。
《若干措施》还从深化湘港澳科教合作、支持和助推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助推湘赣粤港澳中医药协同发展、助力湘港澳贸易服务业项目合作、助推先进制造业“走出去”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
——聚焦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持续开展湘港澳科教互访交流;发挥港澳委员“超级联系人”作用,组织港澳客商、青年代表、海外侨胞、外国人士来湘访问考察,拓展对外合作新领域;联合省委统战部、省政府港澳办、团省委等部门着力加强湘港澳青少年的交流合作;支持港澳青年来湘创新创业,助推港澳人士在湖南的就业服务、社会保障、权益保护等配套措施的落实。
——聚焦支持和助推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组织港澳委员回湘视察,将政协履职与招商引资、宣传推介相结合,为引进港澳资金、先进技术、高端人才牵线搭桥;组织港澳委员围绕提升长沙的国际知名度、城市繁荣度、商业活跃度、消费舒适度等内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长沙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言献策;持续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助力长沙建设“港澳中心”。
——发挥湖南作为湘赣粤港澳中医药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联盟及联席会议牵头成立方的优势,协助组织湘赣粤港澳中医药产业会议,进一步争取国家层面的支持,助推湖南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邀请香港、澳门中医药产业代表团来湘考察,加强湖南和港澳中医药企业、协会对接联系,促进湘港澳中医药产业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
——以贸易服务业为重点,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充分发挥粤港澳地区湖南商协会组织的作用,从引资为主转向引资、引技、引才并重,持续吸引湘商回归。鼓励有条件的港澳委员先行先试,加强服务贸易、科教融合等领域的对接交流,推动港澳与湖南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标准对接、资格互认等方面沟通合作。
——紧紧抓住先进制造业这个主攻方向,聚焦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建诤言、献良策、促发展;充分发挥澳门面向葡语系国家的窗口优势和产业、资金优势,在湖南与澳门制造业合作的基础上,推动搭建湖南企业走向葡语系国家。
《若干措施》还明确,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委员主体作用、营造浓厚社会氛围,进一步强化助推“三个高地”建设的组织保障。(完) 【编辑:刘阳禾】
中新网长沙12月10日电 (曾雅雯)近年来,湖南浏阳市立足建设省级边界类区域医疗中心,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全市公立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竞相发展。
浏阳市集里医院排名中国乡镇卫生院百强第1名。邓霞林摄
目前,浏阳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综合评价排名全省同类县级医院榜首,全市有4家乡镇卫生院入围中国乡镇卫生院百强,浏阳市域内就诊率保持在96%以上,基本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市”目标。
浏阳市骨伤科医院(社港镇卫生院)每日都有各地患者前来就医。他们都是冲着“江氏正骨术”来的。据悉,社港镇卫生院90%以上的病人,都通过这种传统正骨复位法治疗,手术率不到8%。
这样的乡镇医院在浏阳不止一家。作为湖南省唯一一家设有重症监护室、能做开颅手术的乡镇医院,浏阳集里医院年门诊量已超50万人次,30%的患者来自浏阳以外,覆盖湘赣鄂广大地区。
有35家乡镇医院的浏阳,还涌现了北盛、大瑶等为代表的“乡镇卫生院”集群。这折射出浏阳的医改经验:鼓励医院发展特色专科,加强医学重点专科建设,大力发展医联体,培育形成了一批定位准、有特色的基层医院,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和患者就诊“双下沉”。
现在,浏阳已建成服务共享型、科室共建型、专科联盟型、远程医疗型、托管型等多形式医联体100个。通过医联体建设和基层综合改革,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初衷已基本实现,满足了居民快速增长的个性化健康服务需求,让就医更便捷,医疗资源更接“地气”。
今年,浏阳还深入推进“走找想促”活动,进一步规范全市村卫生室药品配备使用管理,制定基本药物配备目录,并在全市村卫生室启动医保门诊统筹报销工作,村卫生室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报销比例为70%,村卫生室成了村民们“家门口”的便民药柜。
高坪镇志民村51岁的刘先生,有血压高、糖尿病,每天需服药,往常去镇上卫生院或药店买药。但最近几个月,他可以直接到家门口村卫生室买药。“有医保报销,配满一个多月的三种药,原价30多块钱,现在只要9块多了。”刘先生说。
浏阳市人民医院新院项目按照三级甲等医院建设标准规划设计,定位为湘赣边区域性医疗中心。邓霞林 摄
在浏阳,“医保惠民”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项脚踏实地的民生政策。浏阳聚焦“小切口”,服务“大民生”,充分发挥医疗保障职能作用,全面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和幸福感,也惠及湘赣边就医群众。
“我是从江西平江过来的,家人意外受伤了正在治疗,没想到在浏阳医院也能直接办理意外伤害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太好了。”在社港镇卫生院,平江县市民陈先生为这一贴心政策点赞。
作为湘赣边区域医保合作的首倡者,浏阳一直先行先试,倾情倾力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保监管、医保经办服务等工作。截至今年11月底,浏阳市和上栗县、平江县、万载县、岳阳县等地协作完成跨区域意外伤害即时调查数百件。
经办流程优化后,以往患者出院后需要耗时约2个月以上才能办结的事项,现在出院即可办结,部分县市医疗机构意外伤害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由30%提升至95%以上。
目前,浏阳已有59家医疗机构开通普通门诊跨省直接结算,实现了普通门诊跨省结算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全覆盖,43个门诊慢特病治疗费用实现了省内异地直接结算。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县域是重要一环。近年来,浏阳也不断加大卫生健康投入,着力改善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医疗设备薄弱等问题。随着浏阳市人民医院新院、市中医医院危急重症大楼、精神病医院住院综合大楼、集里医院门诊综合大楼、社港镇医养教研大楼等项目建成并投用,浏阳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逐渐成为湘赣边区域的医疗中心。
近日,全国县级中医医院建设推进会在浏阳召开,与会人员共谋县级中医医院发展路径。浏阳不仅在会上分享了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经验,与会者还现场观摩了浏阳市中医医院的具体做法和工作成效。(完)